新一代穿刺器密封材料成果上线,助力世格赛思穿刺器性能进一步升级

新一代穿刺器密封材料成果上线,助力世格赛思穿刺器性能进一步升级

 

近日,由深圳市世格赛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陕西科技大学组成的高效科研团队,在国际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发表题为 “Anti-fatigue, anti-puncture and self-recovery nanocomposite organogel-based strain sensor for trocar seal system in laparoscopic surgery”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针对腹腔镜手术中穿刺器密封件缺乏自恢复能力及抗穿刺性能,易引发手术风险的痛点,开发出一种具备应变感应功能的纳米复合有机凝胶材料。该材料兼具力学强度、自恢复能力、抗疲劳与抗穿刺性能,为微创器械的智能化与安全性提升提供了新思路,尤其在穿刺器密封系统中展现出广泛应用潜力

纳米复合凝胶:顺滑密封,坚韧抗撕

该研究通过在物理交联的有机凝胶中引入 SiO 纳米粒子作为纳米交联剂,构建出具备应变感应能力的纳米复合凝胶材料。该材料在保持高强度与稳定性的同时,具备优异的多重性能:拉伸强度达 3.31 MPa,自恢复率达 90%,断裂能量高达 9153 J/m²,穿刺强度达 4.28 MPa,且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气密性与生物相容性。材料内部通过甘油、聚醚改性硅油(PMSO)与氯化锂(LiCl)等组分的协同作用,增强了纳米粒子与聚合物链之间的多重相互作用,从而实现了力学性能与功能性的集成优化。

 

原位监测,验证系统稳定性

研究团队将该纳米复合凝胶组装为穿刺器密封系统原型,并在模拟腹腔镜手术环境中进行插拔循环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在器械插入与拔出过程中可产生稳定且可区分的应变信号,具备实时监测能力,有望显著降低手术过程中的软组织损伤风险。其优异的气密性也可有效维持腹腔气压,保障手术视野与操作空间。此外,材料的耐腐蚀性有助于延长器械使用寿命,提升整体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材料契合,支撑穿刺器升级

穿刺器作为腹腔镜手术中的关键进入器械,其密封组件需同时满足机械强度、气密性、生物安全性与智能感应能力等多重要求。世格赛思正在评估该类纳米复合凝胶在穿刺器密封件中的应用潜力,重点关注其在密封圈、导向环及传感组件中的成型适配性与信号稳定性表现。该材料的多功能性与柔性设计理念,为穿刺器系统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推动微创,迈向智能监测

该研究成果不仅为医疗器械行业提供了新型智能材料解决方案,也为微创器械的安全性与智能化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随着材料性能验证与系统集成的深入推进,世格赛思将持续探索其在穿刺器系统中的实际应用路径,推动产品向高性能、智能化、可监测方向发展。相关技术亦已在柔性电子领域展开评估,包括可穿戴设备、电子皮肤与人机交互系统等场景,为智能医疗器械的功能拓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出处

本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期刊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文章信息如下:

Bai, Y., Chen, Y. M., Tang, J., Li, K., Zhang, Y., & Feng, G. (2025). Anti-fatigue, anti-puncture and self-recovery nanocomposite organogel-based strain sensor for trocar seal system in laparoscopic surgery.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518, 164653.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385894725054890

Facebook
Twitter
Email
Print

Send Your Inquiry

  • Wechat
  • Jessie
  • Max